第三篇 HTML教學 |
![]() | 第一節 基本架構 | ||
![]() | HTML 原文為【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】,中譯為超文字(件)標記語言。 |
![]() | HTML 是一種標籤 (Tags) 式組合語法,藉瀏覽器 (Browser) 讀取文件 (Document) 中合法標籤、元素 (Element) 及物件 (Object) 等所呈現出文字、圖形、動畫、聲音及影像等媒體資訊的效果。 |
![]() |
依據制定 HTML 標準的 W3C![]() ![]() |
![]() |
W3C![]() |
![]() | 簡單的說, HTML 分為兩大組成部份:一個是內容,另一個就是標籤。 |
內容《Text、Object》:凡是您在網頁上所看到任何文字或物件,都屬於「內容」。 假如您想在網頁秀出「這是我第一個家」這幾個字,那就直接在 HTML 文件非標籤內中打入這些字,這就是「內容」。 | |
標籤《Tags》:也可稱做「語法」、「宣告」或「命令」,它是專為瀏覽器設計的「指令」。 我們用鍵盤打出來的文字 (Text) 都是相同大小,要怎麼讓它在網頁上產生不一樣的大小或顏色變化呢? 很簡單,在 HTML 文件中加上「標籤」宣告,瀏覽器接到「標籤」指令後,就會按照您下的命令讓「內容」產生變化。 | |
![]() | 標籤《Tags》其實非常簡單好記,大多是常見的英文字意,如果您認得 Center、Color、Body 等等,就會使用這些標籤。 |
![]() | HTML 特色就是他不需要編譯,很容易用檢視原始碼取得;不像 (C++、Basic) 等結構性的程式語言,複雜難學。 |
![]() | 因為 HTML 是純文字 (ASCII) 檔案,所以撰寫 HTML 的工具使用 Notepad 文書軟體就可以編輯網頁了。 |
![]() | 在 PC 電腦中,都可找到由 Windows 提供的 Notepad 文書軟體,方便又簡單,且只要略懂簡單英文的人,都可以學會。 |
![]() ![]() |